English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飞跃与深化

1998-12-03 来源:光明日报 赵曜 我有话说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专论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飞跃与深化

赵曜

毛泽东指出,人们对任何一个事物的认识都不可能一次完成,都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对社会主义这个崭新事物的认识同样如此。

邓小平特别重视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问题。他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有许多条,但是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他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条主线,其他一切问题都由此而派生和展开。什么是社会主义,属于认识范畴;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属于实践范畴。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是正确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

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革命和建设进程的发展,它的基本理论概括、理论概念也有很大变化。这反映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飞跃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具有理论形态的基本理论概括、理论概念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从社会主义特征到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趋势时,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了科学预测。其中包括: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用产品经济代替商品经济,国家逐步消亡,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列宁对这个问题也作过探讨。他在十月革命前夕有一个著名提法:社会主义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分配产品。无疑,这里指的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全部特征。十月革命以后,他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出发,特别强调创造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但他当时认为还不具备条件全面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1918年7月,布哈林在俄共(布)七大上提出在新党纲中要全面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列宁不同意他的意见,指出:要论述一下社会主义,我们还达不到;达到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是个什么样子——这些我们不知道,也无法说,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砖头现在还没有烧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为全面探讨社会主义的特征提供了条件。1982年,我们党在十二大报告中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特征概括为:剥削制度的消灭,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最终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等七条。它反映了我们党在全面改革前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经过全面改革,现在我们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应是:(1)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2)个人消费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3)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权基础上更广泛、更切实的社会主义民主;(5)共产党的领导地位;(6)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提出和概括的四项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必须指出,过去讲的社会主义特征几乎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现在由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概念的增多,社会主义特征的特定涵义就是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和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战略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向关注事物的本质,重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讨。早在八十年代他就多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历经十年探索,到九十年代初将其界定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新的科学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个科学论断的特点是: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把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理论概括,它比社会主义特征更宏观、更集中、更深层,是社会主义最高层次的概念。本质和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特征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针对多年来离开发展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进行深刻总结而揭示出来的。这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马克思经过长期理论探索,在一八七五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在探讨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怎样才能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束缚下获得彻底解放的途径时,认为未来社会需要划分阶段,可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在第一阶段,私有制消灭了,但私有制的影响还存在;到高级阶段,私有制的影响将彻底消除。列宁后来将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出发,在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提出,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多级发展过程,即大阶段包括若干个小阶段。这是马克思所没有论及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提出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科学论断。这个初级阶段,不是泛指的,而是特指的,即我们不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和现代化的基础上搞社会主义,而是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然后再来发展商品经济和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邓小平深刻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不发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基本特征。所谓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涵义有两层: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过渡时期,因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而不能倒退回去,搞什么“全盘西化”和补什么“资本主义的课”,任何倒退和走回头路的企图,任何偏离社会主义轨道的倾向,都是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不相容的。其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还很不发达,仅是初级阶段,而不是较高阶段,因而我们必须从这个最基本的客观实际出发,搞改革和建设,而不能要求过高,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做超越阶段的事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准确的定位。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长期以来,人们对商品经济和市场有一种偏见,把它视为资本主义的专利品和社会主义的异己物。这是一个严重误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在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突破了这个传统观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公有制基础上”,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有计划”,就是国家宏观调控。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一大突破和一大贡献。这个理论的突破,使科学社会主义更深地植根于社会主义现实之中,从而彻底摆脱了原来难以完全实现的某些理想化的成分。实践证明,人类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到产品经济,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内,从经济方面来说,既不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也不是共产主义的产品经济,而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不带有社会制度的属性,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在探索中,我们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选择了最佳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对加快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从社会基本矛盾论到社会主义改革论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他们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是通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向前发展的。他们还提出了社会发展动力论,认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只分析了阶级社会,认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动力是什么,马克思不是空想家,不可能论及。恩格斯在他的晚年预感到: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不愧为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他在1921年为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所写的《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在总结苏俄刚刚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最初经验时,及时地把改革提了出来,强调要把改革作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手段。他还提出了改革国家机关的宝贵思想。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这种矛盾与阶级社会不同,不带有对抗性质,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通过改革加以解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自觉的改革实践。我们在认识上有一个很大突破,即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制度包括基本制度和体现基本制度的具体制度(体制)两个层次的内容。我们的改革不是针对基本制度的,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具体制度即体制,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改革是从第二个层次即体制上解放生产力的,因而就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说,我国第一次革命的实质和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第二次革命的实质和目标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在我国得到充分发挥。

从世界市场论到对外开放论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揭示了世界市场形成的进程。他们在150年前所写的《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海陆交通发达,不仅破坏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内部的封建割据状态,而且开拓了世界市场。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破坏了旧时经济体制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因而也破坏了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狭隘性),把世界上所有国家联结成统一的经济整体。进入20世纪,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面对这种形势,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特别重视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遵循邓小平的思想,我们党坚持对外开放,并把它确定为长期基本国策,从而结束了我国的长期半封闭状态。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当代世界的正确反映。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拿来为我所用,发展自己。我们这样做,不是离开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以赢得对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从无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

马克思曾经说过,阶级斗争学说并不是他的发明,早在他之前很久,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就曾对阶级进行过经济分析和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他的真正发明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列宁在本世纪初,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经验,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时期,国家还不能完全消亡。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毛泽东在1949年所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从最高的层次上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他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建国以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一方面直接标明这个政权具有民主与专政两个方面,使人们容易理解这个国家政权的民主性质及其基本职能,从而避免产生片面性的理解和误解,避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歪曲和滥用;另一方面又鲜明地体现人民在国家中当家作主的地位,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实现政治民主化。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把它作为四项基本原则的一项重要原则。他一方面坚持发扬民主,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另一方面又强调用专政手段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历史经验证明,刚刚掌握政权的新兴阶级,一般说来,总是弱于敌对阶级的力量。因此,运用人民政权的力量,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是正义的事情。

从文明论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

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从奴隶社会开始进入文明时代;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两重性,一方面推动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又产生和扩大社会对抗;从理论上论证了文明和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完善也需要高度的文明。列宁在探索俄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时,既强调大力发展经济,又重视思想文化建设。他在逝世前,经过深刻思考和科学抽象,把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概括为“文化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否定教育科学文化和反文明的野蛮行径的教训,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础上,首次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新概念,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并阐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共同胜利论”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英、法、美、德等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同时胜利。在这些国家的带动和示范影响下,许多国家会效法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就不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期并存问题。到20世纪,列宁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和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认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十月革命以后,在经历了三年国内战争和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这场两种制度的殊死搏斗之后,国际形势出现了某种“均势”。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原则,意即在两种制度并存下,共处是必然的,但应和平共处而不是战争共处。这种共处本身是两种制度孰优孰劣的较量,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

我们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周恩来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作为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关系的准则。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和发展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有合作,有斗争,既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也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的需要。今天我们所讲的和平共处同列宁当时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和平共处不是短期的策略性的,而是长期的战略性的;应用范围不只限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它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因而已不能一概把它说成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

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到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实现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这样的政党,奋斗了一生。从19世纪40年代在国际范围内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到70年代以后在欧美一些国家建立民族国家范围的社会主义政党,这样的政党终于建立起来了。

列宁在20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在俄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而斗争。列宁建党思想与第二国际的一个重大区别,是把无产阶级政党建成以职业革命家为核心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经过三次革命的洗礼,取得了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第三国际的领导和帮助下,许多国家都建立起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基础上,于一九二一年建立的。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着执政、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邓小平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强调中国问题的关键是把共产党建设好。江泽民同志指出,振兴中华,振兴社会主义,必须在跨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